当借款合同被认定无效后,通常按以下方式处理:
其一,返还财产。合同无效后,借款人应向出借人返还所借款项本金。因为合同自始没有法律效力,借款人基于无效合同取得的借款没有合法依据,应当予以返还。
其二,赔偿损失。若因一方过错导致合同无效,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受到的损失。比如,出借人明知借款人借款用于非法活动仍出借资金,导致合同无效,出借人对合同无效存在过错,需对借款人因此产生的合理损失承担赔偿责任;双方都有过错的,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。
其三,收缴财产。若借款合同是因双方恶意串通,损害国家、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等法定情形而无效,法院可依法收缴双方取得的财产,收归国家、集体所有或者返还第三人。
总之,借款合同无效后,要根据具体情况,遵循相关法律规定进行妥善处理。